近年来,在铜仁市江口县凯德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安排部署下,明星村巧借“加减乘除”治理妙招,把稳组织架构、矛盾化解、制度赋能与服务效能四大关键,全面激活基层治理“一池春水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——一幅党建引领、治理精良、服务贴心的乡村善治画卷正徐徐铺开。
组织架构做加法,筑牢基层治理“桥头堡”。明星村以夯实组织建设为核心,精心构建“1+3+N”网格治理体系。1个网格长由村支书挑梁,3个网格员由支部与村委干部担任,联户长则由党员、组长、公益性岗位人员构成,共设有120余名联户长,实现网格全域覆盖、治理无缝衔接。
联系村领导调度工作
不仅如此,驻村工作队也深度嵌入基层治理网络,与村“两委”并肩作战,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,累计召开网格化信息平台使用培训会5次,网格员们熟练掌握数据录入、工作日志填写、事件处理等实操技能,成为基层治理的行家里手,推动治理末梢全面疏通。
矛盾隐患做减法,奏响和谐乡村“安稳曲”。明星村建立“日排查、周汇总、月调度”矛盾排查机制,驻村工作队、网格长、网格员与联户长组成“排雷”小队,穿梭在田间地头、农家小院,精准排查矛盾隐患。
明星村党支部书记调解矛盾纠纷
今年以来,召开专题分析研判会8次,收集解决水管漏水、缺水、消防安全、房屋安全等切身问题19件,开展暑期防溺水宣传,签订防溺水告知书100余份,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,回访满意率达100%。
此外,每周五网格员还会统一调度联户长,对留守老人、儿童、生活困难人员等进行走访,全村300余名重点人群均纳入关怀,实现“微事不出户、小事不出网、大事不出村”。
制度效能做乘法,激活内生原动力。明星村深挖村民主体作用,完善《村规民约》《村民议事规则》等制度,将环境整治、移风易俗、邻里和睦等内容纳入其中,引导村民自主管理。
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接访
村里还制定出台了村委值班接访制度,由村干部每天值守接访,有效解决村民问题。同时,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、院坝协商会,累计开展10余次协商议事活动,解决道路修建、灌溉用水、太阳能路灯安装等民生实事,村民实现从“要我参与”到“我要参与”转变,激活乡村治理“一江春水”。
服务距离做除法,架起便民利民“暖心桥”。聚焦村民“急难愁盼”,明星村推动服务触角延伸。联系村领导、驻村工作队、村“两委”干部、网格员常态化入户走访,目前已累计开展走访服务28次,走访群众1200余人次,收集意见建议74条,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4个。
驻村工作队召开群众院坝会
同时,建立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,推进“接单即办”,推动上下联动、力量下沉。今年以来,新建净水设备1套、安装安全护栏400米、协调解决水管800米、完成门前硬化12户等,解决一批民生难题,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与速度,实现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
通讯员段凌睿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
编辑 卢世容
二审 管云
三审 岳振
专业在线配资炒股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